在自閉癥兒童的康復訓練中,不是要給孩子找到合適的機構和課程,更重要的是父母或老師在康復訓練過程中的行動和心態(tài)。同時要盡力去避開以下訓練誤區(qū)。
一、以"醫(yī)"代教,以為醫(yī)藥是解決問題唯一途徑
其表現(xiàn)為某些家長對通過教育能夠使良性發(fā)展這點存在疑慮,對教育康復缺乏信心。從家長這一心態(tài)分析,這是他們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孤獨癥兒童康復,怎樣才算是真正幫助他們。對孤獨癥兒童,只是表面上的認識,而缺乏對其本質的認識,其實孤獨癥兒童最大障礙是交往障礙,包括。他們常常沉浸在封閉的自我世界中,究其原因是其缺乏或者說是沒有外界交往的能力,而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幫助他們建立這種能力,使他們從自我的世界中走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
二、依賴機構,忽略家庭干預
有些家長因為相信機關和教師是專業(yè)的,無條件把孩子交給機關,失去了自己作為孩子親近的人的強大優(yōu)勢。父母應該走近孩子。“走近”不是“走進”。讓我們關注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樂意他的心和想法告訴你。正常人之間的交流尚且還有鴻溝,那么與這些自閉癥孩子交流就更需要耐心和關愛,需要走近他們。
三、訓練內容單一,單純強調,忽視其他輔助訓練
有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會說話了,一切就都好了",顯然這是一種誤區(qū),因為會說話并不等于會交流。就我們所遇見的孤獨癥兒童有許多都會說話,甚至有的還能背很多唐詩,但卻無法與外界正常交流,這能算是真正會說話嗎?
從理論上講,言語發(fā)育障礙是孤獨癥兒童的主要癥狀之一,但其實質是大腦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健全,因此只有首先促進大腦思維的發(fā)展,才能促進言語的發(fā)展。從語言學上講,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如果人的言語起不到交際的作用,那么言語本身也不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所以,我在本文特別提出不能片面強調孤獨癥兒童的語言訓練,不能以為會說話而去單一訓練語言,而應以提高思維水平為目的,采取不僅是語言的訓練,還包括認識能力、感覺運動等綜合訓練的方法。
四、目的與手段混淆。
有的家長在家庭訓練中存在著為了訓練而訓練的現(xiàn)象,錯誤地理解為訓練的目的就是完成訓練內容本身,造成目的手段混淆。這樣做的后果,一是為了達到目的而采用的訓練手段必然單一;二是無形中把一天的生活內容和時間劃分為訓練和非訓練兩大類,沒有將家庭訓練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影響訓練效果。
五、亂用恐嚇而不是加強。
比如: 一個兒童自閉癥的孩子很不愿意離去媽媽,他已經(jīng)與老師!上一對一輔導課,家長在聽庭,這時候孩子有意看見媽媽把教師桌子上的物品丟掉,老師說: 由于你扔教師的教學工具,因此 媽媽離開了,孩子見到媽媽離去,立刻把握住媽媽并又哭又鬧說:“媽媽 不動”。這時候家長說媽媽出來尿尿“。這一事例就表明了恐嚇和應用加強的差別,那樣不 僅不可以讓孩子了解是是非非,并且會讓孩子造成缺乏安全感。不利孩子真實明白什么叫對的和錯的,長此以往孩子就愈來愈不懂事。
以上就是福州康語兒童語言康復中心為您提供自閉癥兒童訓練需要避免的誤區(qū)的全部內容,更多內容請進入學習資料 查看